★我要吧★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搜索
qq空间相册密码查看为什么登陆后需要激活无法注册?

[贴图] 你曾在这里——为那些灭绝的动物竖起墓碑 !【已查水至13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14: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音乐河 于 2010-1-14 14:30 编辑

发个帖子,在我要吧为那些灭绝的动物们做一个虚拟的公墓。虽然我知道必定做不完的,但能做几个做几个吧。

【1·渡渡鸟】
  或作嘟嘟鸟(Dodo),又称毛里求斯渡渡鸟、愚鸠、孤鸽,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
  
  渡渡鸟属鸠鸽目(Columbiformes, 有时画为孤鸽目〔Raphiformes〕)孤鸽科(Raphidae)鸟类,学名为Raphus cucullatus。原产毛里求斯。该科包含3个种,另外两种是留尼旺岛(Reunion)的留尼旺孤鸽(R·solitarius , 1746年绝灭)和罗德里格斯岛(Rodrigues)的罗德里格斯孤鸽(Pezophaps solitaria, 约1790年灭绝)。
  
  它很呆,而且不会飞。体重有23公斤左右,走起路来步履蹒跚。现在,我们只能在牛津大学、大英博物馆、哥本哈根零零碎碎看到它的头和爪子。


这就是渡渡鸟的样子。

1.jpg

下面是渡渡鸟的说明图。
  另外两个分支是:
    留尼汪白渡渡鸟,1750年灭绝。
    罗格里斯地愚鸠,1800年灭绝。

2.jpg

【灭绝原因】
  原先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很多,欧洲水手踏上该岛后,对之进行了大肆捕杀,同时又引进岛上本来没有的家畜,它们毁坏渡渡鸟的巢,吞食鸟卵,使之数量急剧减少。1681年,岛上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杀死,从此,这种珍贵的鸟类就在地球上消失了。
  而在同一个区域,卡伐利亚树果核的发芽依赖于渡渡鸟的肠胃;渡渡鸟灭绝了,卡伐利亚树也因无法繁殖后代而走向灭绝。它们就这样相依为命,结成“生死之交”。
  
  PS:现在毛里求斯已经通过科学手段继续培育出了卡伐利亚树苗。

渡渡鸟之墓

3.jpg

2·【史德拉海牛】
  又叫做北海牛的样子。身长7.9米,重5400-11196公斤,皮厚3厘米。在其发现后不久的 1768年便被杀绝了。它是第一种被现代人类赶尽杀绝的海生哺乳动物。
  
  关于它的资料,我没找到很多。但它的样子好像很可爱……

4.jpg

5.jpg

3·【恐鸟】
  恐鸟,已知有十种大小差异不同的种类,包括2种身体庞大的恐鸟,其中以巨型恐鸟最大,高度可达3米,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小型的恐鸟则只有火鸡大小。
  
  先说新西兰那个。在身高平均约3m的巨型恐鸟中,最大的个体高约3.6米,体重约250千克。在300多年以前,巨型恐鸟可称得上世界第一高鸟。
  
  它上肢退化,身躯肥大,下肢粗短。跟鸵鸟有点像。它天然奉行着“一夫一妻”制,一旦形成配偶,便会共同生活,直到死亡将它们分离。
  
  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新西兰恐鸟的灭绝是由于欧洲殖民者的过度捕杀。

等待着天明的恐鸟。

6.jpg

现在听说有种美洲恐鸟,曾是地球上最大的禽类动物之一。成年“恐鸟”的身高可以达到3米,重量则接近半吨。专家们认为,这种巨型禽类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食肉动物,以捕食大小如狗和绵羊的动物为生。虽然“恐鸟”并不具备飞行能力,但它们的奔跑速度却非常惊人,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
  
  专家们认为,“恐鸟”最早可能起源于欧亚大陆,来到美洲后由于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生存竞争对手,一度进化得相当巨大,直到更加凶猛的猫科动物进入美洲才逐渐衰落。
  
  不过这跟上面那种好像不是同一种,现在听说有种说法,把南美恐鸟称之为“恐鹳”,或者“骇鸟”。

美洲恐鸟的想象图


7.jpg

再说新西兰恐鸟。现在也有说法说,新西兰恐鸟灭绝是必然的。在殖民者踏足欧洲之前,它们的低繁殖率已经让整个族群数量开始减少。
  但无论如何,人类的过度捕杀是对恐鸟最致命的一击,这应该是推卸不了的。

8.jpg

4·【白足澳洲林鼠】
  体长165-200mm,尾长180-215mm。它的皮毛紧密而柔软,头和背部呈深褐色,有些个体的头和背部呈暗锈红色,其他部位呈浅灰色或沙黄色。
  白足澳洲林鼠的尾巴非常奇特:上半部分呈黑褐色,下半部分为白色。
  白足澳洲林鼠的耳朵较大,后足相对较长,雌性有4个乳头。 除此以外,人类对白足澳洲林鼠的生活习性一无所知。
  值得庆幸的是,澳洲林鼠属一共有两种,我们可以通过和白足澳洲林鼠同属的狐尾澳洲林鼠的生活习性来猜测它们可能也是夜行性动物,喜欢利用树洞筑窝,一年四季能连续繁殖,妊娠期34天左右,幼子20天后就能独立活动。
  
  这种小老鼠又称白足兔鼠,相当可爱。但它可能是最被忽视灭绝动物了,由于最初缺少关注,连灭绝的原因和具体时间都众说纷纭。


9.jpg

10.jpg

5·【西非狮与北非狮】
  
  【资料】
  西非狮、北非狮同现在非洲狮一样,体重在120~250千克,体长1.4~1.92米。早在16世纪。欧洲人就踏上了西非和北非。来到这里后,他们经常进行狩猎活动,并把猎杀狮子视为最隆重的狩猎活动,是显示勇敢和技巧的行为。不但猎杀成年的狮子,幼狮也被捕捉,然后带回欧洲,卖给那些有钱人及王公贵族。
  
  1865年,最后一头西非狮被人类杀死。从此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些模糊的影像。

11.jpg

12.jpg

1922年,北非狮也没有逃离灭亡的厄运。
  这是我从百度找来的图片。重点不在于这只狮子是什么品种,而是在它头上的伤痕——这只狮子几乎可以用狼狈来形容。
  这就是草原霸主的结局吗?

13.jpg

14.jpg

6·【阿斯特拉棕熊】
  ————————————————
  【资料】
  阿特拉斯棕熊,因分布于横跨摩洛哥及阿尔及利亚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而命名,它是唯一生活在非洲的熊类。它们只有100多公斤重,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是带着仔熊的母熊或是受伤的熊会变得异常凶猛。它在每年的6月份交配,雌雄在一起只相处三个星期即分手.小熊刚出生时未睁眼,无毛,无牙齿.体重不足450克.幼熊要在母亲的照料下生活两年才能离开.
  ————————————————
  它们一直悠闲地生活在地中海。但因为它们天生有美丽丰厚的皮毛和鲜美的肉,而遭到了人类毁灭性的捕杀。
  直到1870年,最后一只阿斯特拉棕熊被击毙。
  从此,它不再在这里。

这就是阿斯特拉棕熊的样子。

15.jpg

有谁注意聆听过,它们灭绝之前的咆哮?

16.jpg

17.jpg

 7·【南极狼】
  ——————————————————
  【资料】
  南极狼分布于阿根廷最南端的圣克鲁斯省西面的福克兰群岛上。模样同狗很相近,只是眼角斜,口稍宽,吻尖,尾巴短些且从不卷起,垂在后肢间。耳朵树立不曲。
  为了生存,南极狼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变得犬齿尖锐,能很容易的将食物撕开,几乎不用细嚼就能大口吞下;臼齿也已经非常适应切肉和啃骨头的需要。
  南极狼的毛色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冬季毛色变浅,有的甚至变为白色。
  ——————————————————
  它们是生活在地球最南端的狼。由于喜欢偷吃羊和家畜,惹怒了当地人,对它们展开毁灭性的捕杀。
  1833年,英国人霸占该岛之后,更加速了灭狼的运动。终于在1875年,所有南极狼被屠杀殆尽。
  
  没有了南极狼,那些失去天敌的啮齿类和食草类动物开始疯狂繁殖,丰美的草场大面积沙漠化,那些屠杀狼的人们,终究还是要另觅其他生计。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真实的南极狼的照片,但它的确很美丽。

18.jpg

19.jpg

20.jpg

8·【南非拟斑马】
  ——————————————
  【资料】
  拟斑马分布在非洲南部。浑身棕褐色,只在头、颈和肩部有黑色条纹,条纹分部非常类似斑驴。拟斑马比其他斑马略小些,体长一般2米,重约350公斤。
  拟斑马是群居动物,常结成10到12只的群体在一起活动,有时也跟其他动物群一起,如与牛羚乃至鸵鸟。老年雄性偶然单独活动。拟斑马跑得很快,每小时可达70 km。
  ——————————————
  由于它们肉质鲜美,非洲土著人本就将它们视为美食。后来欧洲人的侵略,更加加速了拟斑马的灭绝。它们的肉被食用,皮被剥下,做成标本,运回欧洲换成金钱。
  1873年,人类最后一次在野外捕捉到拟斑马。2年后,即1875年,动物园最后一只拟斑马去世——它们对这个生命的家园,说了声永别。


21.jpg

22.jpg

9·【缅因州海鼬】
  ————————————————
  【资料】
  缅因州海鼬仅生活在美国缅因州的海岸一带,它是鼬科中唯一生活在海里的动物。体长一般为0.30~0.53 m,尾巴粗壮,长0.20~0.25m,体重2kg左右。皮毛厚密黑亮,前足短小,后足有蹼,呈扁平状。
  每年的3~4月是缅因州海鼬的繁殖季节。每胎仅产1仔,孕期50天。此时缅因州还很寒冷,常常风雪交加。因此幼仔出生后的1个月内都被母兽紧紧抱在怀中,这段时间的母兽食物靠雄兽供给。
  ————————————————
  它们有着世界上最珍贵的皮毛,也因此招来了灭顶之灾。从最早的皇室御用,渐渐到所有有钱人都想弄一身海鼬的皮毛。在它们飞速减少的时候,人们想到的却是哄抬皮草价格,并为了暴利,继续肆无忌惮地捕杀着。
  1880年,最后一只海鼬死去。现在,我们只有在少数有钱人所穿的皮草制品上,才能看到缅因州海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缅因州海鼬


23.jpg

24.jpg

10·【牙买加仓鼠】
  ————————————————
  牙买加仓鼠的身长有0.2 m,体重0.5~0.6 kg,它们在草丛,树林,农田中都能生存,在这些地方挖洞而居,以各种植物的种子为食。它们的洞很深,有的可达几十米,有多个出口。洞内大部分空间用来储存粮食。
  牙买加仓鼠全年均可繁殖,每窝可产5~6只幼仔,孕期为28天,幼仔出生后两个月即可性成熟。牙买加仓鼠虽繁殖速度快,但原来它们的数量并不很多,因为它们的天敌也多,很好地控制了牙买加仓鼠的种群数量。
  ————————————————
  它们是因为人类的一连串错误而灭亡的。
  首先是16世纪人类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导致它们的天敌死去,失去控制的仓鼠疯狂繁殖,于是人类又开始大面积消灭仓鼠……鼠类恐怖的繁殖能力还是敌不过人类的手段,在1880年,牙买加仓鼠宣告灭亡。
  
  它们的存在和繁殖本不是错,是人类打破了平衡,却要用其他动物的生命来买单。

25.jpg

26.jpg

11·【澳洲小兔猼】
  ——————————————————
  【资料】
  体长0.45-0.7米,身高不过0.9米,体重15-30公斤。由于它的脸部特征和习性很象兔子,因此而得名“小兔猼”。群居,主要以草为食,全天都很活跃,尤其是清晨和傍晚。
  它们奔跑速度很快,一跳能达2.5米高,4-7米远。小兔猼平时安静温顺,但在走投无路时也会向敌害发起攻击,用它强有力的后足猛踢对方,有时可以使敌害致命。雄性小兔猼有时也会发生争斗,但此时它们只用短小的上肢对打,就象人类的拳击运动一样。
  ——————————————————
  它们原本数量极多,被当做可食用的动物而遭到捕杀。特别是后来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更加速了它们的死亡。人类大面积开发草原用以耕种,没有了家园的小兔猼只能在人类手中偷取粮食作物。
  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人类将它们认定为害兽,几乎所有人都自发地参与到消灭小兔猼的行动中。
  终于,在1890年,澳洲小兔猼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

现在,我们只能通过画片来了解到它的样子。


27.jpg

28.jpg

12·【昆士兰毛鼻袋熊】
  ————————————————
  【资料】
  雄性体长在1米左右,身高约0.35米,体重约35公斤,尾长0.6米,雄性的体长和体重都要超过雌性一点。
  体毛颜色通常呈褐色,夹杂着灰色,淡黄色和黑色的斑点,鼻子上覆盖着一层褐色的毛。耳朵较长,其边缘有一圈白色的毛。腿脚有力,爪子锋利,这些都便于它们挖食植物的根茎。
  幼仔通常在11月-4月出生。幼仔要在育儿袋中待上将近一年后才能真正独立生活。
  ————————————————
  它们生长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部,南部和中部的半沙漠化草原地区。它的长相虽然不善,却是地地道道的食草动物。
  如小兔猼,它们的栖息地在人类的大肆开发之下遭到破坏,再加上其栖息地有小规模火山爆发,觅食愈加艰难。终于它们发展到与人类所驯养的家畜争夺食物的地步。最终在1900年,它们被完全消灭。

29.jpg

30.jpg


13·【圣诞岛虎头鼠】
  ——————————————
  【资料】
  生活在印度洋圣诞岛上的一种大型鼠类。体长可达0.24m,尾长0.15m,体重200g以上。头很大,占整个身长的近1/3,虎头鼠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毛色黑亮且厚,颚强健有力,四足的爪子也很尖利,使得它非常善于掘洞和挖地面以下的食物。
  圣诞岛虎头鼠性情十分温顺,乖巧,是一种生活在草丛中的食草鼠,主要以种子、植物的根、茎和水果为食。
  ——————————————
  这些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全部了。
  它们悄无声息地消失,原因何在,似乎没有答案——没有人去关注一群老鼠的生与死。

31.jpg

32.jpg


14·【澳米氏弹鼠】
  ————————————————
  【资料】
  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体长0.091~0.17 m,尾长0.13~0.23 m,体重在20~50g。耳朵极大,前肢小而短,但后腿细长而有力,行动以跳跃为主。背部呈灰褐色。在澳大利亚全部9个种类的弹鼠中,其他种类的腹部呈白色,惟独米氏弹鼠的腹部呈浅沙黄色。
  ————————————————
  它们被欧洲移民者称为“袋鼠老鼠”。穴居在沙丘和灌木地带。白天总是躲在自己的洞中,到了晚上才爬出来觅食。
  因澳洲的大面积开发,很多物种遭到灭绝。它们也是其中之一。


16.jpg

17.jpg

15·【南加利福尼亚猫狐】
  ——————————————
  【资料】
  北美洲夜行性食肉动物。主要以鼠、兔和昆虫为食。平均体长0.51米,奔跑极其迅速。成年猫狐的被毛在夏季介于浅黄色和黄灰色之间,冬季变成灰褐色。但无论冬夏,腹毛总是呈白色,尾毛为浅黄色或灰黄色。
  ——————————————
  它们死在18世纪末,美洲开发之时。没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的猫狐因时常破坏农庄作物,而被视为“害兽”,遭到众多农场主的捕杀。
  再加上当时枪支泛滥,动作灵敏的猫狐被一些人当做打猎时的标靶,用以斗赛枪击。终于,在1903年,这活生生的“标靶”被西部的神枪手们全部打死。

1.jpg

2.jpg

16·【澳洲纹兔袋鼠】
  ——————————————
  【资料】
  体长在0.4-0.46m之间,尾长约0.35m,体重2-3公斤。体毛较长,呈浅灰色,并带有黑色的条纹。主要栖息地为澳大利亚西部,多刺灌木丛和沼泽地边缘地区。群居,属于夜行性动物。
  ——————————————
  它们是另一种因澳洲开发而遭到灭绝的动物。欧洲殖民者抢走了它们的食物和家园,还带来了本不存在于澳洲大陆的动物——狐狸。澳洲大陆上很多动物对这灵巧的捕食者毫无抵御和防范的能力,至少有11种动物,在人类和狐狸的夹击下,迅速走向灭亡。纹兔袋鼠只是其中之一。

3.jpg

4.jpg

17·【澳洲西袋狸】
  ——————————————————
  【资料】
  分布在澳大利亚西部。体长0.24-0.35米,尾巴只有0.06米左右。脸尖耳阔,眼睛小而圆,从头部看很象老鼠。后肢发达,与其他有袋类一样是靠后肢跳跃前行。毛色棕褐,在身体后半部有数量不等的白色条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从低地雨林和耕地至沙漠和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都可生存。
  ——————————————————
  它们是遭到狐狸和人类夹击而灭绝的动物之一。它们偷吃人类作物的行为招来人类的疯狂报复,几乎将所有能想象到的捕鼠方法都用在了它们身上。同时大面积地砍伐树木,开垦田地——它们能抵御3000米高山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却仍然无法抵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在1910年,西袋狸在澳洲大陆宣告灭绝。

5.jpg

6.jpg

18·【北美白狼】
  ————————————————
  【资料】
  居住于纽芬兰岛。通体纯白,只有头和脚呈浅象牙色。身长近2米,重70公斤,有巨大的头和细而柔美的身体,寿命大约是十二到十四年。群居,与其他狼群一样,个体之间具有相当浓厚的团队精神。雌狼产子于地下洞穴中,经过六十三天的怀孕期,每胎大约生下三只到九只小狼。
  ————————————————
  它们是北美传说中的“梦幻之狼”。有着雪一般的皮毛,巨大的身躯,以及惊人的毅力——它们可以在夜色中静静地行走200公里,去寻找猎物。
  曾经,它们与当地土著贝奥图克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千百年来,他们互不敌视,互不干预。
  但英国人到来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他们将北美白狼形容成“魔鬼的使者”,并为了保护自己的家畜,开始对北美白狼进行大面积的捕杀。
  1842年,英国人颁发了屠狼令,每杀一只狼报酬为5英镑。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疯狂杀狼的狂潮。不仅仅是枪支,甚至还有人使用投毒的方式,一次杀掉数百只白狼。
  北美白狼被追杀得无处可逃。1911年,最后一只北美白狼在人类的屠刀下死去。这昔日大风雪中的王者,千百年来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生命,自历史的舞台上冉冉隐退——它们留给我们的,永远只剩一个梦幻般的倒影。

从这张照片,我们可以推想昔日北美白狼的雄姿。

7.jpg

传说中,它们是一种爱的象征。讽刺的是,它们恰恰灭绝于人类的“仇恨”。

8.jpg

9.jpg

19·【基奈山狼】
  ——————————————————
  【资料】
  仅分布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基奈半岛。它是狼中体型最大的,体长1.3~2米,肩高0.9~1.1米,体重70~100公斤,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喜欢结群生活,有时可达上百只。每群由一只健壮的成年公狼率领,捕食大多由母狼完成。每年4~6月间产仔,孕期60~65天,每胎可产5~10只幼仔。
  ——————————————————
  由于基奈半岛本身地域就较于狭窄,基奈山狼在人类大规模捕杀之前数量就不是很多。
  但,即便如此,英国殖民者还是没有放过它们。它们跟北美白狼一样,不幸被打上了“魔鬼”的烙印,终至赶尽杀绝。
  1915年5月,最后一只雌性基奈山狼在自己原先的家园——基奈半岛的一座山谷里被击毙。从此,它们宣告永远消失。

它们是狼当中体型最巨大的。具有惊人的捕猎技术,几乎是天生的兵法家。


10.jpg

在群落中,公狼是非常悠闲的。除了偶尔照顾幼仔之外,其他时间就是想这样到处看看光景……也许它们从未想到,会永远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11.jpg

12.jpg

20·【佛罗里达黑狼】
  ——————————————————————
  【资料】
  生活在北美东南部的深山。常在树根、河岸等处作窝。身长约1.8米,高0.8米,体重约40公斤。平常夜间觅食,只捕食兔、海狸、老鼠等小型哺乳动物。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每隔一周或者是10天换一个地方觅食。与北半球的狼不同的是,它们很少成群结对。就象过去的日本狼一样,公狼与母狼共育小狼。
  ——————————————————————
  曾经,在土著人心目中,佛罗里达黑狼是某种神秘信仰的象征。他们自称狼族,并相信自己受到狼的庇佑。
  自从白人移民者到来之后,他们的信仰和佛罗里达黑狼的种群,都遭到毁灭性打击。白人强迫他们信仰基督,谁不服从,便有可能遭到杀害。至于黑狼,更是被视为“野蛮宗教的象征”,恨不能一夜之间消灭殆尽。
  1910年,狼群在连番追杀下已经穷途末路。由于饥饿,它们开始冒死与人争抢食物。
  1917年,最后一只佛罗里达黑狼被击毙。它还是一只狼崽,是这个种族最后一个孩子。


13.jpg

14.jpg

I can’t dream alone——当同伴们一个个死去,这古老的歌声,也终将消失于风雪之中。


1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5 收起 理由
音乐河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3 15: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刚学了不少环境生态学,古老的动物越来越少了 很是心疼 顶了!:hug:
发表于 2010-1-13 15: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可怜的动物们  
还是喜欢那个白狼:hug:
发表于 2010-1-13 15: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其他生物为人类立碑?
发表于 2010-1-13 16: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辟了,呵呵
发表于 2010-1-13 18: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在立几个空的准备给一会的一些动物
最后一个将是人类
发表于 2010-1-13 18: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老鼠灭绝了挺好,看着那叫一个恶心。。。
发表于 2010-1-13 2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都觉得触目惊心呐~~
发表于 2010-1-13 22: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应该给LZ加分
我们应该给LZ支持
真的好贴。
发表于 2010-1-14 02: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最后一块碑是人类自己为自己立的。
发表于 2010-1-14 09: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默哀啊
现在能见的动物越来越少了
发表于 2010-1-14 10: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都和虚伪的欧洲人有关系,可恶。
发表于 2010-1-14 13: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可怜的动物!:tim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我要吧☆ ( 豫ICP备13016831号-1 )

GMT+8, 2024-5-16 03:37 , Processed in 0.1245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abc369 X3.4

© 2001-2023 abc36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